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法文化
梦 回 金 陵
  • 时间:2015-06-03 54:15
  • 来源:综治办
  • 作者:马光宇 马泽雷
  • 字体:【

                                               引  子
    佛经云:汝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2006年夏秋之交,笔者于洱源牛街串亲访友,闲聊之余,听说海西海风景区离之不远,便相约前往观赏。
    海西海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藏身于龙门舍坝子北面的群山之中。一行人谈笑间己来到坝子尽处,但见一带山翼横亘眼前,岭上林木葱郁,长草丛生。众人穿技拂叶,觅路而行,一个时辰过后,攀上山坳,迤逦如带的海西海终于呈现于眼前。山不高而雅秀,湖不大而妩媚,轻烟薄雾之中,笼罩着万顷碧波,朵朵白云从水面轻盈荡起,在峰峦间飘浮游移,湖面尤如一片白玉,在浓雾中显得分外晶莹。身临其境,恍惚间置身于画中。波光鳞鳞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徐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玉湖之北,一山巍然耸立。顶若佛钟,形态威严,脚下银瀑尽泻,绿荫森森,这便是的观音山,仿佛是一方神灵,守护着这片净土。
    随行的亲友介绍,顺湖北眺,观音山腰有一石窟,谓之眠龙洞,是明朝建文皇帝遁逃大理的藏身之所。我听后颇为惊讶!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是西南地区乃至中南半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今随处可见的斑斑古迹,诉说着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自元灭大理国,尤其明朝的改土归流之后,大理沦为远离中央朝廷的偏荒之地。靖难之役,明惠宗皇帝朱允炆的去向,众说纷纭,史学界至今亦无定论。难道是上天有意,山水有情,这里淳朴善良的白乡民众有缘,留住了当年匆匆的从亡脚步?这灵秀的山川,云霞幽深之处,果真承载着隐晦六百年的历史烟云,建文帝流连此间,僧衣麻鞋,度过凄楚的流亡岁月?
    不知是好奇,还是来自心中隐约的召唤。笔者一扫适才湖光景色的眷恋之情,信步越过湖堤,走近观音山,探寻这云雾缭绕的神秘之所。
    穿过村落,一条盘旋的山间小径呈现眼前,树影婆娑,芳草萋萋。时值雨后初晴,树枝草尖挂满水珠,花香馥郁,让人心悦气爽。山路不远,一石坊立于道中,清末高僧印心的楹联迎面而来:
                                               洞天偶引困龙眠,消魂万里;
                                               石乳难充真主渴,饮恨千秋。
    过石坊,攀上高岫,已来到筇竹翠绕的古庵前,朱墙碧瓦中透着浑厚之气,古刹倚山面湖,极占形胜。走进山门,是一个雅致的院落,松柏苍郁,亭台潇洒,西面的大雄宝殿气势恢宏,妙相庄严,雅致的厢房分列南北,楣柱间漆落斑驳,写尽岁月沧桑,东面是几间黑黝黝的祭祀房。穿过南阁甬道,一条悬崖石径不远,便是眠龙洞,石窟嵌砌在观音山石崖上,洞内乳石嶙峋,神态各异。“洞深五丈阔十丈,岩嶂岑蔚,飞泉瀑布,清气袭人。”
    洞中有“兰若寺常住碑”,记载兰若寺创建和几经劫难,以及建文皇帝逃难到眠龙洞隐居之史实。身临石窟,四周的建文石榻、石几……,触景生情,不由得让人心生伤感和无限遐思。出洞口几步,望湖楼伫立于石壁尽处,凭栏远望,碧海蓝天,海西海帆影点点,龙门舍坝子村落隐隐,一片生机,尽收眼底。松柏丛中,群鸟欢啼,此起彼伏,是欢迎远道的客人?石崖上的山花,扬起脖颈,在风中摇拽起舞,仿佛在欢叙着昔日的荣光。
     在恋恋不舍中,告别了白乡洱源。身在归途,而心却留在了观音山上的幽幽古洞,留在了建文皇帝避难大理这段隐晦几个世纪的历史之中……。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迷,民间以讹传讹,使之更显扑朔迷离。归来后,白乡盛传的建文帝佚事,当地历代凭吊诗词,时常萦绕心头,难以释怀。值此期间,见央视报导建文帝隐居湖南之传说云云。从而催生了写作的冲动,希望能拾掇这段荡人心弦的历史,敬献给读者。
    然而自己弃笔从商,挤身于商贾之旅久矣,尔虞我诈中,淡去了书生的呆板,平添了几分势利与乖巧。今日抛却尘世的羁绊,回到久违的书房,这一隅的宁静,让浮躁的心绪趋于平淡,躬于笔耕,闭门沉思。仿佛自己是殉道者,为信仰的执着,踏上决绝之途。又俨然是一怪兽,置眼前利益于不顾,逃离熙熙攘攘的肆坊,遁入清冷的书斋,让如痴的梦呓,去拥抱贫穷。
    这期间,书案上堆满苦心收集的地方史志和诗词,然而几经努力仍感到史料匮乏,心头无绪,一次次怅然止墨。笔下的主人公犹如夜空中悄然划过的流星,来去无声。这瞬间耀眼的光芒,却不知如何收藏,我知道岁月留痕,四十年的从亡之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留下来的,岂止是这斑斑点点,然而几经努力,面对的,仍是无语。
    也许是冥冥中天意,牵动着这一丝因缘。2011年,笔者在一次访谈中,意外拾得明代大理三位作者的笔记小品佚书,如获至宝。几年来对这段史实的渴求,此刻间终于寻得一片水源。
    佚书的三位作者李浩、张继白、李以恒。李浩生于元至正十四年,七岁时和沐英、太子朱标结为义姓兄弟。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后做太子侍读,后编入定远军,西平侯沐英的随身文官,平滇后授天威径镇抚使,德胜驿(今下关镇)千户长;张继白,大理太和人,好梅而善丹青,南中七子之一,与李浩结为姻亲;李以恒生于明正德二年,为李浩第五代孙。李浩、张继白是建文帝从亡云南的亲历者,佚书的诸多篇幅中有详实记载,与地方史志相印证。
    至此,这段沉入历史烟尘,在扑朔迷离的时空里拉上了重重帐幔的疑案,跋涉于羊肠暗道,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