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要闻
聚民族团结之力 谱基层治理新篇——右所镇团结村委会士庞村基层治理经验
  • 时间:2025-01-17 51:08
  • 来源:
  • 作者:
  • 字体:【

团结村委会士庞村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植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文化交融、民俗相通的和谐发展之路,营造了“同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同护一泓水、同建一个家”的和谐氛围,奏响了基层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和谐乐章。

同饮一井水铸就团结之基士庞村有回族、白族、汉族、藏族、拉祜族、撒拉族、彝族、普米族8个民族回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在长期共处中各民族群众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为解决士庞村人畜饮水难题,南士庞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商议,同意占用南士庞小组2集体土地,175米深井建设300立方米高位水池。水池、水井建起后,南士庞、北士庞、绿玉池3个村各族群众饮一井水,铸牢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联系,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走一条路,夯实沟通桥梁为有效联通士庞村和绿玉池村通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投资10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百村(社区)示范创建行动”项目,打通了绿玉池连接北士庞的支道,建成一条连心路,使3个自然村循环相通,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实现了道路互通、信息畅通、民心相通。党支部、老年协会、清管会“敬老节”,组织65岁以上老人“同吃一顿团结饭”活动,各族老人走过连心路,相聚在一起,在吃团结饭时共谋发展、共话产业,各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感情得到进一步增强,成了真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同护一水,共护生态河流士庞村位于西湖上游,紧依绿玉池,跃进河从北至南贯穿而过,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与绿玉池、跃进河联系紧密。近年来,立足洱海保护实际,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妇女、团员、各族群众代表、老协会员组成的50人的“洱海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开展一次巡河及“三清洁”活动,2024年全村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次,参与人次达到3658人次,清理垃圾5.9吨,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到洱海源头保护的生态环境建设中。

建一个家,构建和谐乡村逢年过节村民都自发组织文艺演出,组织村内合作社、汽车运输队、清真寺管理委员会、老协会、莲池会、篮球队和文艺队参与基层治理,开展“谈团结、比奉献、话和谐”年终茶话会,平稳有序完成居民宗教元素278户整改工作,顺利实施山水项目、绿玉池综合水环境治理等项目,落实“十户联防”工作机制,划分71个网格,将政策宣讲、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网格员工作内容,确保网格员、网格长全面掌握网格内情况,有效维护了全村社会稳定、畅通社情民意。士庞清真寺每年对新考取的大学生开展慰问,专科生慰问800/人、本科生1200/人,2017年至今累计慰问学生67人,慰问金6万元;开斋节组织团拜会对70岁以上老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开展敬老慰问,2024年慰问363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物品共计1.5万元。表彰村内敬老孝亲、好婆媳对村发展有贡献的公益人物9人,树立了正能量推动了团结和谐文明的良好新局面。